“感謝工會調解員盡心盡力為我從中調解。沒有你們,我兒子的撫恤金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拿到呢?!?/p>
近日,年近80歲的老人張長魚終于領到了兒子的工傷撫恤金,賠償金的事也解決了。對于老年喪子的老人來說,總算得到了一絲慰藉。為張長魚多方奔走、依法維權的是晉城市沁水縣嘉峰鎮“樹理勞動關系調解隊”隊長、沁水縣司法局嘉峰司法所所長王書樓。
這只是晉城市“樹理公惠”打通勞動關系基層公共服務“最后一公里”眾多事例中的一例。
據了解,按照全總關于培育推樹第一批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樣板站點的通知,經過認真分析、比對,晉城市總工會決定以沁水縣人民作家趙樹理的“以土辦法解決家長里短”為切入點,精心打造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樣板站點。
今年5月,在晉城市總的指導、推動下,沁水縣總把打造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樣板站點當作一項政治任務,爭取縣委、縣政府支持開展工作。沁水縣委、縣政府隨即要求“兩辦”印發《關于加強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樣板站點建設的通知》?!锻ㄖ访鞔_要求,按照“五隊一站多點”模式,在鄉鎮組建“樹理普法宣傳隊、樹理勞動關系調解隊、樹理集體協商指導隊、樹理健康指導隊、樹理職工維權律師隊”,在鄉鎮、開發區建立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在企業、自然村建立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點,提高基層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治理能力,暢通勞動關系基層公共服務“最后一公里”,打響“樹理公惠”品牌,為職工群眾提供“一站式”維權服務。
精心打造“樹理公惠”品牌
10月16日,記者來到沁水縣嘉峰鎮尉遲村,在趙樹理紀念館外的墻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必須要做生活的主人,對生活真正關心、有感情,以主人公的態度去對待生活中的一切。到了村里,娃娃哭了你要管,尿了也要管。這樣才有真情實感,寫出的哭是真哭,笑是真笑?!鼻咚h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馮志剛說,這是趙樹理先生文學作品中的一句話。作為一名工會干部,帶著這樣的感情去處理職工群眾糾紛、維護職工群眾利益,必然能真心體會職工疾苦,真正為職工服務。
趙樹理的文學作品最主要的藝術特色就是通俗化、大眾化,為老百姓喜聞樂見。他在基層做群眾工作時最常用的做法是“上土炕說土理、用土辦法解決土事情”。
從趙樹理作品《三里灣》中“常有理”、“惹不起”、“鐵算盤”、“能不夠”、“小反倒”、“糊涂涂”六個具有鮮明特征的典型人物,概括出“較真認死理”、“無理攪三分”、“得理不饒人”、“說理不走理”4類當事人模型,使現在的基層勞動關系服務更聚焦、更具有針對性。
依據上述內容,“樹理公惠”由此而來。
“樹理公惠”中的“樹理”取自趙樹理之名,把趙樹理調解民事糾紛、化解鄰里矛盾的思路用于調解職工糾紛、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公惠”二字取“工會”之諧音,含義為依法為職工群眾提供公共(法律)服務,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惠及廣大職工群眾。沁水縣提出打造“樹理公惠”品牌,就是要在基層傳承樹理文化,探索“樹理群眾工作法”,形成接地氣、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將維權觸角延伸到職工群眾身邊。
“打造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樣板站點,在全省來說也是創新性的,沒有可借鑒的經驗?;鶎庸藛T少、經費少,工作該如何開展?”馮志剛想,既然建設,就要建好,真正成為維護職工權益的有力抓手。今年2月,得知江西省縣級以上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點建設作用發揮明顯,馮志剛便和基層工會干部前往江西考察學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習、考察回來之后,馮志剛認為,江西省“三師一室”調解矛盾、維護職工群眾合法權益的做法值得借鑒,而且我們有趙樹理調解民事糾紛的“土辦法”,引入工會維權工作具體化,利用趙樹理群眾工作法在當地的歷史積淀和影響,融入工會工作,走出一條維護職工權益的新路子。對此,馮志剛一邊把自己的思路與工會干部多次商議,一邊與沁水縣委、縣政府相關領導協商溝通,最終確定了成立“五隊一站多點”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點的工作思路,得到了晉城市總工會及沁水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
對此,沁水縣委、縣政府于5月10日專門下發了《關于加強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樣板站點建設的通知》,明確提出創建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樣板站點要統一站點品牌、整合可用資源、暢通維權渠道、強化普法宣傳、推進健康教育。
在此基礎上,晉城市總及時下發了《關于在全市開展“樹理公惠”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點創建活動的通知》,要求各縣(市、區)總工會借鑒沁水縣嘉峰鎮在挖掘趙樹理文化的基礎上踐行勞動領域社會治理“楓橋經驗”的實踐,立足“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病愈防復”理念,按照有平臺、有隊伍、有制度、有保障、有標準、有成效的要求,充分整合可用資源,推廣“樹理公惠”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點品牌。
為把此事落到實處,沁水縣總工會聯合沁水縣人社局、司法局、法院相繼出臺《關于做好“人社+工會”勞動爭議裁調對接工作的具體辦法》《關于做好“司法+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對接工作的具體辦法》《關于做好“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的具體辦法》,暢通了工會與各部
門線上線下對接渠道,形成了勞動爭議多元化解的工作合力,推進了勞動爭議的實質化解。同時,統合社會資源,積極協調聯系律師協會、心理健康協會、公立醫院、藍天救援隊以及其它社會組織,簽訂制度化協議,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定期開展企業法制體檢、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講座、職工心理咨詢、應急救護培訓等服務,為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提供高質量的社會資源保障;在此基礎上整合硬件資源,設立了勞動關系服務窗口,建立職工維權事項受理、轉辦、督促、落實、反饋等工作運行機制。
一項項制度出臺,一次次資源整合,打響了“樹理公惠”品牌,賦予了樹理文化新時代內涵,為沁水縣總工會全力推進“樹理公惠”勞動關系服務站(點)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
“土辦法”解決“土事情”
沁水縣嘉峰鎮尉遲村是趙樹理的故鄉,趙樹理的很多作品以這里為原型,并在這里創作完成。作品中有許多經典人物形象,也有很多典型的調解農村糾紛的方法。
嘉峰鎮是沁水縣的工業重鎮,經濟收入占比列沁水縣前列,各類大小型企業260余家,職工總人數占全縣的四分之一,達2.5萬余人,工會組織類型多,有村級工會、私營企業工會聯合會、工貿行業聯合會、個體勞動者聯合會、規模以上企業工會等,常駐人口4.2萬人。
“深厚的‘樹理文化’積淀、復雜的用工形式和勞動關系,加上多年來結合‘楓橋經驗’創出的‘楓調理順’農村多元調解法,在嘉峰鎮打造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樣板站點建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所以我們把在鄉鎮建立勞動關系公共服務樣板試點選在嘉峰鎮?!瘪T志剛說。
“嘉峰鎮工會聯合會專職人員少、經費少,如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工會組織必須借勢借力?!奔畏彐側舜笾飨?、鎮工會聯合會主席趙建國說。
對此,嘉峰鎮經過不斷探索形成了“1+3+N”的建站模式,即一個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三個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點,人社、司法、法庭等“N”個社會力量;“五隊一站多點”的運行模式,即在沁水縣總要求的“五隊一站”基礎上,在職工集中的尉遲村、長畛村和晉能控股裝備制造集團寺河礦設立3個服務點,形成了“四理六象”“五先五后”“三環七步”“四方聯動”的工作模式,突出了“黨建引領、追求真理、普惠職工”建站方針,也充分彰顯了“樹理文化、樹理精神、樹理品牌”的地方特色。
在嘉峰鎮“五隊一站”成員表上,嘉峰鎮司法所所長王書樓是勞動糾紛調解隊隊長?!拔逑任搴蟆闭{解法他最有心得?!跋瓤磻蚝笳f事,先放氣后說理,先算賬后了事,先把脈后治病,先戴帽后和好?!蓖鯐鴺墙榻B道,“這也是從趙樹理作品中得出來的經驗和啟發,具體來說就是先給當事人尋找類似案例,講解法律依據和最后結果,讓其對矛盾糾紛的最終結果心中有數;先對矛盾過錯一方進行批評教育,緩解雙方的激動情緒;先給雙方算一算這場糾紛的經濟賬,然后再進行調解;先分析研判取證,后提出調解方案;先給雙方正向鼓勵引導,后勸解雙方和解。這些在群眾中總結出來的工作方法,總是能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p>
今年5月,一名姓張的職工在單位組織的拔河比賽中猝死,家屬情緒十分激動。王書樓首先安撫家屬情緒,尋找案例耐心講解其法律道理。通過多方取證,王書樓發現糾紛的焦點其一在于,職工屬于勞務派遣工,用人單位覺得不應由自己賠償,而勞務派遣公司則認為職工是在用人單位上班期間出事,也不應由自己賠償;其二在于,勞務派遣公司未按職工生前平均工資足額繳納工傷保險,導致工傷保險賠償與實際需賠償數額差距很大。王書樓多方奔走,以理服人、動之以情,首先站在職工角度,理直氣壯為職工爭取權益,指責勞務派遣公司不負責任的態度,同時給派遣企業講法律道理,指出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要求其補足工傷職工的工傷保險。最終,受難職工家屬足額得到了工傷保險賠償和撫恤金,用人單位工會念其家中確實困難,組織捐款并發放了慰問金,此事得到了妥善解決?!耙皇枪趧蛹m紛調解隊的幫助,我們的事情還不知道要糾纏到什么時候?!甭毠ぜ覍偌拥貙τ浾哒f。
嘉峰鎮政府工作人員、大學生駐村干部劉濤是“樹理普法宣傳隊”的一員。今年年初以來,他已開展多次普法宣傳,利用自己所學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老百姓懂法、知法,把勞動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像劉濤這樣的人在嘉峰鎮共有23人,他們不定期在企業生產一線或廣場等職工群眾聚集的地方開展普法宣傳、法律知識講座,以案說法,并在現場開展法律咨詢,極大地增強了廣大職工群眾的法律意識。
另外還有樹理職工維權律師隊、樹理健康指導隊、樹理集體協商指導隊等,目前,嘉峰鎮“樹理五隊”已發展核心隊員60人,他們中既有基層法庭、司法所的工作人員,也有退休的法律從業者、當地鄉賢。通過開展普法活動、調解勞動糾紛、推動簽訂集體合同等,為基層廣大職工群眾提供了多樣化、專業化、智慧化的服務,提前介入勞動關系建立、運行、監督和調解各個環節,引導廣大職工形成“有事找工會,煩惱找隊長”的共識。
如今,該鎮轄內企業法制建設成效顯著,勞動爭議在基層調解成功率達95%以上,案件保有量逐年減少,有問題找“樹理”已經成為大多數職工解決勞動關系問題的首要選擇。職工參與經濟建設的熱情高漲,涌現出各級勞動模范23人、工匠4人,工人先鋒號12個,技能大賽獲獎者26人,“五小”競賽獲獎者70人,創新工作室3個。嘉峰鎮市場主體增加34.82%,經濟總量162億元,增長174.5%,經濟社會發展穩步向上、態勢良好。
“沁水縣總工會以嘉峰鎮為試點,一方面挖掘‘樹理調解’好做法、好經驗,一方面優化站點功能定位和運行模式,建立‘服務下沉一級,維權上升一級’的維權機制,主動為下級工會搭平臺、聚資源、撐腰桿,努力使勞動糾紛不發生、不積累、不激化?!瘪T志剛說。
“樹理公惠”品牌效應已顯現
10月10日,晉城市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樣板站點建設現場會在嘉峰鎮舉行,沁水縣總工會精心打造的嘉峰鎮“樹理公惠”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受到全體參會工會干部的高度評價。
作為全國首批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樣板站點培育單位,嘉峰鎮勞動關系服務站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成效進一步顯現,涌現出了很多亮點,探索出了一種可推廣、可復制、可借鑒的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新模式,為全市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點建設樹立了標桿、提供了樣板。沁水縣總工會表示,將在全縣推廣嘉峰鎮總工會的經驗和做法,并要求各站點努力在實現政治素質更加高、業務知識更加全、服務質量更加優上下功夫,不斷優化服務標準、提升服務能力、打造精品品牌。
針對沁水縣嘉峰鎮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點建設的經驗與做法,晉城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李子榮要求各縣(市、區)、開發區總工會要借鑒嘉峰鎮勞動關系服務站“五隊一站多點”運行成功經驗,由點到面、連點成線、連線成片,全面推廣;要把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對照“六有”建站標準,在站點創建中整合可用資源、暢通維權渠道、強化普法宣傳、推進健康教育,高質量、高標準推進勞動關系服務站點創建工作。
下一步,晉城市總還將在站點建設的可持續性、親和力、吸引力和生命力上下功夫,加強管理,保障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從建設到運行做到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成為貼近職工、服務工會、職工需要的“心靈驛站”,暢通勞動關系基層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同時加強工作創新,突出自身特色,在建設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點)過程中,根據自身特點、區域特色、職工隊伍等情況,把職工需求與社會資源有機結合起來,不斷豐富服務內涵、提升服務品質,努力打造富有地方特點和特色的“品牌工程”,為基層勞動關系服務站注入新的發展活力。
“趙樹理是人民的作家,‘樹理文化’是全國人民的共同財富,我們將不斷深化樹理文化內涵,豐富‘樹理群眾工作法’的意義,讓‘樹理公惠’走出晉城,走向全國?!瘪T志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