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q6fiv"></button><rp id="q6fiv"></rp>

    1. <rp id="q6fiv"></rp>
    2. 您的位置: 首頁 >文化>干警隨筆
      講述老照片的故事——33年前,我在派出所開展戶口改革工作
      發表時間:2023/07/05 來源:長治長安網 責任編輯:靳萍 審核人:申末娥

      講述人

       長治市公安局上黨分局退休民警、老干支部書記 晉書生 黨齡38年

      照片時間

       1990年夏天

      照片地點

       長治市公安局上黨分局(原長治縣公安局)八義派出所辦公室

      照片人物

       中間為晉書生(時任派出所所長,現為上黨分局老干部支部書記);左為楊仁軍(時任派出所內勤民警,現為上黨分局局長助理);右為王宏育(時任派出所外勤民警,現為上黨分局治安大隊大隊長)

      微信截圖_20230705095308.jpg

      1989年組織任命我為長治縣公安局八義派出所所長。次年,我們就按照上級安排,開展了為期一年的戶口改革工作。戶籍管理之前由鄉村兩級負責,按照上級改革精神,當年將鄉村兩級的戶籍管理移交屬地派出所。

      八義鎮是個中心集鎮,當時轄17個行政村,有18000余常住人口。戶口信息登記是基礎性工作,鄉村移交過來的戶口底冊,很多信息不全、內容錯訛。我們所的3名同志,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我作為所長,帶頭走村入戶。我時常和同事們說,只有腳上沾滿泥土,才能做好工作,才能贏得群眾信任。

      八義是個山區鎮,當時所里沒有交通工具,我們就憑著兩條腿,走遍了轄區的山山水水。老百姓要耕作,也要外出。有一次,我們到了龍山村,這個村地處雄山腳下,原本路就不好走,好不容易到了村上,走進一戶崔姓人家里,光有老人、娃娃,原來戶主外出幾天了。老人、娃娃不大懂,也說不清,核對信息比較困難。過了幾天,我們又一次上門,才登記了信息。當時,沒有通訊設備,誰在誰不在,不清楚。這個情況時常發生,遇到家里人不在的情況,我們只能多走幾次。過程很辛苦,但大家很欣慰,一年下來,完成了任務,轄區人口信息底數清、情況明。

      這個過程中,我們和群眾在一起,感覺很愉快。很多偏遠山村,當天去了回不來。村上就安排我們,到老百姓家里“吃派飯”。老百姓非常歡迎我們。我去了老百姓家,往炕頭上一坐,就拉開了話匣子。只要和群眾交朋友,咱的工作才有源頭活水。戶口改革有了群眾的支持,我們的工作非常順利。走之前,還要給老百姓交上糧票和錢,很多時候老百姓不愿意收,在“拉鋸戰”中,我費勁地將錢放到群眾手中。真切感受到,老百姓就是咱的親人呀。

      這張照片就是我們下鄉收集、核對戶籍信息后,集中研究工作的畫面。當時,戶口底冊全憑手寫。前幾天,我到局里的戶籍窗口參觀,身份證、臨時居住證、港澳臺通行證、護照,全是電腦操作,老百姓還可以提前網上預約、網上辦理,真切感受到公安事業的發展。這個大變革,是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完成的,極大地方便了人民群眾,我們這些老同志非常高興,為公安事業發展鼓與呼!

      來源:警方周刊